首页

艾彩原创sm视频

时间:2025-05-29 13:58:28 作者:“雪龙2”号凯旋!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 浏览量:95692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考察亮点

  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我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3个新发现

  本航次主要有3个方面的新发现:

  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区域,而冰间湖200-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鹱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了坚实一步。

  本航次“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顺利完成海洋中上层关键物种营养级结构调查、锚定潜标收放等任务,并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

  “雪龙2”号完成的考察任务是我国极地考察单船考察历时最长的一次,进一步推动了极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于南极秋季弱光-黑暗环境下生态系统环境适应以及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策略的认知,为我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南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 范珊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甘肃肃北拍到成群野牦牛活动画面

坚持终身学习。当今时代,网络普及、资讯发达、信息爆炸,人类社会的知识和学问以指数级速度增长。“大先生”要在学生面前点燃知识的火花,就要有“钉钉子”精神,终身学习、教学相长,才能在现代教育中源源不断给学生输送新知识。

水利部:农村供水工程可服务人口达8.7亿人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10月3日,小洁被护送到协和医院。“急诊到院时,她呕吐不止,头晕加重,十分危急。”协和医院产科主任赵茵教授接到转诊信息后,立即联系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负责人,组成多学科救治团队,紧急商讨最佳手术方案。  

福建打造具有涉台涉外特色的司法审判机制

同样,安全警惕系统也时刻在关注司机的状态。脚踏板30秒不踩踏会声光报警,40秒不踩踏列车就会紧急制动。而驾驶台前方的盹睡装置会一直观察司机的眼睛,闭眼超过2秒也会启动声光报警。这种强度的工作压力,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是绝对无法胜任的。

琴澳一体化再上新台阶

郑东风简历:郑东风,男,汉族,1962年7月生,重庆江津人,大学学历,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3年中澳双边货物贸易额增长4.1%

兰州4月16日电 (王牧雨)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5周年,“五洲同声唱黄河”系列活动来到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15日晚,在兰州大学活动中心礼堂内,铿锵有力的《黄河大合唱》声声震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